防疫政策变化
月以来,央地层面的防疫政策均迎来一些细微的变化 。 中央层面 ,国家卫健委于11月11日提出20项优化措施,主要包括:缩短密接者及入境人员隔离时间、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、不再判定次密接等。
卫健委防疫新政策:一是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。按楼栋、单元、楼层 、住户划定高风险区,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、社区和街道(乡镇)等区域 。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。二是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。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,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、减少频次 。根据防疫工作需要,可开展抗原检测。
近期,我国的防疫政策有所调整 ,其中一项重要变化是将密切接触者 、入境人员的隔离管控时间从“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+7天居家健康监测 ”调整为了“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+3天居家健康监测”。这项调整旨在更加科学、合理地应对当前的疫情形势,提高防疫效率 。
中国政府宣布,自2023年1月8日起 ,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“乙类乙管”,标志着为期三年的严格疫情防控措施进入尾声。这一政策调整引发广泛关注,尤其是对于国际学生回国的隔离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。留学生回国将实行0+0隔离,这一变化极大便利了国际交流和人员流动。经济复苏成为疫情后的一大亮点 。
第一 ,不再有中风险区,只划定高低风险区!众所周知,在疫情防控政策没有优化之前 ,我们在防疫时,会划定高中低风险区!高风险区会实行封控,不允许进出 ,以防疫情外溢!而中风险区执行的是管控政策,那就是可以进可以出,但需要相关手续。
北京10混1阳性隔离几天
人中有1人阳性 ,那么其他9人属于密接接触,所以要被隔离,根据二十条规定 ,管控措施是“5天集中隔离+3天居家隔离 ”,期间赋码管理、不得外出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,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。
按照密接政策管控,管控措施是“5天集中隔离+3天居家隔离”。
与10混1的人接触要做单人单管或居家静默5天。十混一阳 ,说明混管十人里肯定有一阳人,若接触过十混一阳,就有被感染的风险10人中有1人检测处阳性 ,那么其他的9人要被隔离14天 。只有在隔离14天后,核酸检测和采样呈阴性结果,才能解除隔离。
十混一阳性其他人隔离七天。核酸10混1阳性通常是指将10个人的拭子样板放在一个采集管当中 ,在检测的过程当中出现了混1阳性,虽然只是1个人出现阳性,但其余阴性患者作为密接人群 ,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,直到排除新冠病毒感染之后可以解除隔离,通常需要隔离7天的时间 。
“十混一”核酸检测出现阳性的群体中 ,如单检复核后,确认该人员为阴性,应及时判定是否属于密切接触者,一般24小时内可作出判断 ,不是密接的话,立即解除隔离。如果是密接,隔离政策:“5天集中隔离+3天居家隔离 ”。
如果邻居同意阳性可以居家隔离不送方舱目前可行吗?专家解读
1 、问:如果邻居同意 ,阳性可以居家隔离不送方舱 。这种想法目前可行吗?李侗曾: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本人来说,大多数人是愿意居家观察的。但我们作为医生,确实在临床上看到了有些老年人感染后 ,会发展成重症病例,或加重原有基础病。
2、在特定情况下,阳性居家隔离不送方舱是可行的 ,但需要邻居同意并确保周围环境安全。专家李侗曾建议,对于无症状感染者,居家观察可能是可选方案 ,但对有老人、病人或重要工作的人群,需要专业评估并采取一人一策 。奥密克戎BF.7变异株因其传染性强和传播快,核酸检测频率调整至两天一检有助于早发现感染者。
3、综上所述,阳性居家隔离不送方舱是可行的 ,但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疫情防控需要来决定。在实施居家隔离时,应确保患者和家人的安全与健康,并加强监管和指导 。同时 ,对于需要特殊照顾的患者,应及时送往方舱医院进行治疗。
4 、有的群体同意,也有的居民在邻居阳性后很关心何时转走 ,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家庭。如果能够做到精准,一家一策、一人一策,当然是最好的 ,但需要通过专业人员评估社区环境、家庭通风下水条件等,确保周围是安全的 。现实是还没有可靠的评估方法,很多社区也做不到这一点 ,采取集中隔离的策略是考虑到现实情况。
发表评论
共有[ 0 ]人发表了评论